時間:2025-05-23 次
今年以來,哈密市立足煤炭資源特別是富油煤資源優勢,以建設國家煤制油氣戰略基地、國家級綜合能源產業化示范基地為主線,加快推進富油煤資源的保護性開發和高值化利用,積極打造國家級富油煤綜合利用示范區,全力構建煤炭分質分級利用、煤基化學品和新材料、煤制油等多條產業鏈,推動富油煤從“燃料”向“原料+材料”轉變。
這幾天,在伊吾工業園區內,由新疆慧能煤清潔高效利用有限公司投資建設年處理1500萬噸煤炭清潔高效利用項目,進入到了設備安裝階段。項目總投資額為85.8億元,是“十四五”期間哈密國家級煤制油氣戰略基地確定以來,首個獲得備案的煤炭分質分級利用項目,主要建設內容包括每年1500萬噸粉煤熱解裝置、煤分解氣綜合利用制氫副產LNG裝置、每年130萬噸煤焦油加氫聯合裝置(含每年40萬噸煤基餾分油脫氫裝置)以及全廠配套公輔工程等。
該項目是國家能源局批復的煤炭深加工產業示范項目,承擔了“煤炭分質分級清潔高效利用技術裝備產業化示范”和“粉煤熱解高溫油塵分離裝置工業化示范”兩項任務,在區域能源戰略布局中具有典型示范作用。
項目依托河南龍成集團首創的“低階煤旋轉床低溫熱解分質轉化技術”,通過智能溫控、高溫動態密封及高效除塵三大專利技術,在常壓低溫條件下實現煤焦油產率提升10%、灰分含量降至0.03%以下,成功破解高溫油氣除塵、動態密封等世界性技術難題。
為了確保項目早日投產見效,建設單位通過加大現場人員和設備投入,同時優化現場組織,倒排工期,安排各個項目節點任務的順利完成。
新疆慧能煤清潔高效利用有限公司施工管理部部長楊成磚介紹:“項目整體計劃在2025年底前完成主要裝置區建設與設備安裝,2026年4月底完成調試,進行試生產。2025年11月底完成煤儲運區、煤氣深加工的冷鼓、焦油氨水分離、耐硫變換、脫硫脫碳、酚氨回收等施工;12月底前完成220千伏變電站、系統管網、給水及消防站、倉庫、中心控制室、化驗樓等配套公輔設施施工;2026年3月底前完成熱解區的提質窯、膜式除塵、煤氣深加工區的一二次增壓機、煤焦油加氫工段的預處理循環氫壓縮機、一段二段加氫壓縮機、新氫壓縮機、重整區域的循環氫壓縮機等長周期關鍵設備及工藝管道安裝。”
項目將低階煤加工為優質提質煤、輕質煤焦油和高熱值煤氣,高熱值煤氣通過凈化深冷分離制取LNG聯產氫氣,氫氣作為煤焦油加氫氫源,輕質煤焦油可加氫制取汽柴油等,真正實現了煤炭分級分質清潔高效利用。
據介紹,該項目突出富油煤清潔高效利用產業的高端化、多元化、低碳化發展,把加強科技創新作為主要著力點,加強關鍵核心技術的攻關,穩步提升高效轉化水平。各主要生產區域均配套環保設施,實現廢氣達標排放,廢水經預處理、生化深度處理之后實現零排放;項目達產后每年可節約標煤約44.6萬噸,可間接減少二氧化碳排放約109.72萬噸。預計將創造1000余個就業崗位,同時帶動本地煤炭、物流運輸、服務業等多個行業發展。
項目采用的綠色技術已入選國家《綠色低碳先進技術示范項目清單》,其三項專利更被納入"一帶一路"綠色技術推廣體系,據測算若在全國推廣,年可減排二氧化碳1.25億噸。
目前,哈密市在已經形成的“煤—甲醇—甲醛、聚丙烯、甲基丙烯酸甲酯”、“煤—煤焦油—成品油”、“煤—焦爐煤氣—乙二醇、LNG、液氨”等產業鏈基礎上,全力構建煤炭分質分級利用、煤基化學品和新材料、煤制油等多條產業鏈,正圍繞裝備創新、水資源集約、碳捕集等關鍵指標,篩選培育更多示范項目,力爭到2026年建成國家級富油煤綜合利用示范區,為保障國家能源安全、推動西部高質量發展提供新范式。
新疆慧能煤清潔高效利用有限公司
1500萬噸/年煤炭清潔高效利用項目
總工藝流程: